加入收藏  |  学校主页
     
      教育教学
    当前位置: 首页->科学教研->教育教学->正文

    医学信息学院召开智能医学新专业人才培养计划论证会

    时间:2019-05-13    阅读:

    为了顺应学校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战略,优化学院学科布局,医学信息学院今年申报获批了智能医学新专业。经过学院多次会议讨论,采纳教师、学生意见后初步形成了智能医学专业的人才培养计划。5月10日,医学信息学院召开了新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专家论证会。应邀出席会议的专家有重庆大学生物工程学院侯文生教授、医渡云首席人工智能科学家闫峻、临床专家附一院心内科黄玮教授、重医附三院常务院长严敏,研究生院副院长尹定洪、学校教学督导专家吴宏、学院教研室主任。会议由医学信息学院院长赵文龙教授主持。

    学院教学副院长贺向前向与会专家介绍了学院的办学定位与发展目标,着重针对新专业汇报了学院现有优势、师资队伍、课程设置等情况。随后,校内外专家结合国家教育部本科培养人才的要求,围绕智能医学专业应用型办学定位,就培养方案的培养目标、规格要求、课程设置、教学安排、学科平台以及师资力量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论证,并从不同角度和层面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侯文生教授认为,智能医学专业的课程整体设计框架完整,能体现智能技术如何在医疗特殊业态中的应用,但是要注意课程师资的培养。严敏教授建议,毕业设计提前进入医院,走医院管理的流程,找寻临床科室的需求(医院场景),真正理解智能技术在医学中的应用需求。黄玮教授则建议,学生的课程内容中,教师要有意识的输入学生学会跟临床医生沟通,了解对方临床科研的设计需求,培养多学科协调能力。吴宏教授建议,与其他基础学科沟通,能针对信息专业单独设计医学类课程模块,帮助学生更好的建立医学知识的框架和结构。尹定洪副院长则强调培养智能医学的应用型人才,学科建设对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要鼓励教师转变思维。智能科学家闫峻则从人才培养学校教育到工作实际应用的转变角度,提出目前的课程设置,计算机和数学类课程偏多,建议加强医学类课程,还要考虑加入卫生信息组织学类的课程,着力培养学生的医学思维模式、大数据应用模式、熟悉行业法规,才能成为真正的“能用、好用”的人才。根据专家们的意见,对部分课程大纲进行了修正,如增加知识图谱、时间序列、行业法规等知识点,更新神经网络与深度学习的内容,云计算与大数据要引导学生学会具有大数据思维能力……

    赵文龙总结表示,学院成功申报“智能医学”专业,通过各方面充分专业论证,符合高校建设“新医科”、“新工科”的愿景和发展要求,是推动我校医学信息学学科发展及时而又必要的举措。根据专家们的建议,学院会加强专业的课程顶层设计,融入医科大学的学科背景作为有力支撑,着力培养有融合学科背景的师资力量,加强科研教学平台的建设,强调应用型学科人才培养,力争培养出高质量的医学信息化应用人才。